教师节丨“师傅,您能干的,我也能干好!”

2025-09-10

“传帮带”是一种传承

更是一种文化

一代代潍柴人接力奋进、奔跑不息

将技艺、匠心、责任、情怀

凝结成照亮前路的星火

今天,让我们走近这几位潍柴师徒

感受他们之间“教与学”的温情故事

“传与承” 里的匠心力量 

  车间热浪翻滚,钢水映得人脸颊发烫。“李师傅,这次故障有点棘手!”呼喊声落,这位拥有二十年铸造设备维护经验的老师傅大步上前,额角早已沁满汗珠。

  扫过异常仪表,他铿锵道:“看我的!”不仅技艺精湛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知识,不断拓宽自己的技术边界。更可贵的是,李师傅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传授给了徒弟小李。

  在小李眼中,师傅不仅是技术大咖,更是职业生涯的引路人。 刚入行时师傅告诉他:“出现问题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它。” 这句话让他受益至今。

  如今的他早已能独当一面,成为屡获大奖的技术骨干。但每当面临新挑战时,他总会想起师傅那句“看我的”。这简单的三个字,早已成为他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!

  “你一个女孩子能坚持下来吗?”这是丁师傅对徒弟小李说的第一句话,语气里没有半分轻视,反而带着沉甸甸的关切。

  他深知不论是故障排查还是设备维修,一名女工想要赢得认可,往往需要比旁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。小李抬起头来倔强地回应道:“您能干的,我也能干好。”声音清脆却坚定。

  去年,师徒二人承担起生产线瓶颈工序自动化改造的重任。遇到技术难关时,小李连续熬了几个晚上,眼睛红了也不吭声。

  丁师傅看在眼里,悄悄在她桌上放了热茶,却什么也没说。项目成功后,丁师傅笑得格外欣慰:“别人都说我带徒弟有一套,但说实话,这个徒弟,是自己发出光来的。”

  在潍柴研发队伍里有这样一对“黄金师徒档”。他们二人在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场上,用六年时光携手走出了一条突围之路。

  面对缸内制动技术难题,他们反复尝试、调整,无数个深夜见证着师徒二人攻坚的身影。李师傅经验老到,总能精准捕捉数据中毫不起眼的异常:“这里不对,做技术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!”二人之间不仅有严谨的教导,也有温暖的守护。在一次关键测试前,李师傅轻拍徒弟小陈的肩膀,温和地说:“稳住,就像平时调试那样。”

  最终,二人成功突破这项“卡脖子”技术,实现了国产化自主设计开发的重要突破。捷报传来,小陈难掩激动:“这六年,值了!”李师傅却摇摇头:“不,这是我们走向下一个六年的开始。真正的创新,永远没有终点。”